68歲華科大教授退休創(chuàng)辦老年大學
文/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馮袁玥
6月21日,武漢迎來今年入梅首場強降雨,出于安全考慮,劉玉趕緊在微信群中通知,取消今天的電子琴集訓,自己卻如往常一樣,趕到武漢關山韻文化傳媒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關山韻”)后,她馬上拿出4部手機,對著2臺電腦,依次回復消息。
關山韻主業(yè)聚焦中老年文娛服務,已經(jīng)有近400名學員。很難想象,在這樣的客群基數(shù)下,68歲的劉玉,要身兼管理者、授課老師、清潔工、客服等數(shù)職。
“要問我的養(yǎng)老方式是什么,就倆字,創(chuàng)業(yè)!”劉玉毫不猶豫地說。
以前“教深” 現(xiàn)在“言淺”
劉玉曾任華中科技大學啟明學院副院長,退休前是通信專業(yè)三級教授,在她身上,始終烙著鮮明的“創(chuàng)新”印記。
2002年,劉玉曾創(chuàng)建大學生科創(chuàng)平臺“Dian團隊”,那時便摸索出以真實項目為牽引,基于導師制的本科人才孵化機制,23年間培養(yǎng)隊員800多人,走出20余家估值過億企業(yè)。
2015年,臨近退休的她當起創(chuàng)業(yè)紅娘,以“創(chuàng)業(yè)相親會”模式為創(chuàng)業(yè)者和投資人牽線搭橋,并組建了武漢青年創(chuàng)業(yè)家俱樂部“深紅會”,Manus創(chuàng)始人肖弘就是會員之一。
2023年,一個更迫切的念頭萌發(fā)了——退休后的劉玉深感老年大學“一位難求”的資源困境,看到了銀齡群體對優(yōu)質學習空間的渴求。同年7月,她拿出30萬元養(yǎng)老金積蓄,創(chuàng)辦了關山韻,立志辦好家門口的老年大學,為“老有所樂”開辟新路。
68歲的劉玉耐心回復學員消息。(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馮袁玥 攝)
關山韻初創(chuàng)時招生困難,劉玉跑到公園發(fā)傳單卻被懷疑是騙子,無奈之下她擺出“荊楚楷模”“全國師德先進個人”“中國好人”等榮譽證書作保,艱難招到2名學員后便開辦電子琴課程。劉玉親自授課,她退休后學習電子琴,曾帶領老姐妹參加首屆雅馬哈樂齡電子琴比賽并捧回金銀銅等5項獎項。
她明白教育的核心是以學生需求為中心。面對“零基礎、不識譜、從未摸過鍵盤”的老人,劉玉徹底拋棄傳統(tǒng)教學路徑。“教大學生要講深講透,教老年人卻要講淺講生動?!?/p>
在自創(chuàng)的“數(shù)字口令法”中,劉玉用數(shù)字代替音符,不摳手形,不逼認譜,按下去能出標準音就行?!皬那皡⑴c校園創(chuàng)業(yè),我們強調‘干中學’,現(xiàn)在辦老年大學,我?guī)е蠹以凇氈袑W’,彈起來,學員的樂感自然便有。”
同時,她深知老年人“不是自己病,就是老伴病,再不就是孫輩要接送”的無奈,推出柔性機制,分設“白班+夜班”同步教學,內容完全一致,方便學員請假后能串班補課。在學員的口口相傳中,關山韻逐漸打出名氣。
帶領學員走上全國舞臺
“聽到這個消息,我們在大巴上就興奮地手舞足蹈?!苯眨瑒⒂窈蛯W員收到一則喜訊——在全國第二屆中老年合唱節(jié)上,組建不到3個月的關山韻合唱團斬獲一等獎,其中大多數(shù)都是第一次走上省外的大舞臺。
上老年大學,就是玩一玩,打發(fā)退休后無處消磨的時間?劉玉不認同這個觀點。她聘請高校的科班老師授課,她自己任教的電子琴班更嚴格,所學曲目必須經(jīng)她本人“驗收”,當眾演奏過關才算完成。這種儀式感,讓學習變得嚴肅而有價值。
在瑣事纏身的300多名學員中,上學期竟有100人獲得全勤獎,他們學得風生水起、有滋有味。本月底,電子琴學員又將赴上海參加全國決賽。“老有所學,老有所為,看到學員在舞臺上煥發(fā)光彩,我比他們還要高興?!?/p>
除了常見的聲樂班、器樂班,關山韻還開設了改善體態(tài)的走秀班,甚至還有手機AI應用課。為降低門檻,每學期學費定價400元,一節(jié)課25元。劉玉透露,扣除房租和教師課酬,一直虧損,不過按照擴張速度,或許年底能實現(xiàn)收支平衡,而她樂此不疲。
“關山韻是我實現(xiàn)價值、快樂耕耘的人生最后一站?!眲⒂裾f。正如其原創(chuàng)校歌所唱:“榮辱也罷,得失也罷,一切都是最好的緣由。終身學習,永遠年輕,大美在金秋。”
“天蝎奶奶”用百元單品搭出千萬流量
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競恒
藍上衣配黑馬甲,繡花半裙搭小黑鞋。6月22日,在武漢一家商場,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見到了“北漂”歸來的74歲穿搭博主——“愛時尚的天蝎奶奶”王沛。這位武漢老人以百元單品打造的穿搭風格,在抖音、小紅書掀起“銀發(fā)時尚”風潮。
從零基礎到千萬播放
2020年,退休后的王沛搬到北京和兒子、兒媳一起生活,順便帶帶孫子。閑暇刷短視頻時,她忽然萌生想法:既然這么多人都能拍視頻,我為什么不嘗試一下呢?
說干就干!沒有團隊支持,也不懂視頻剪輯,她就捧著手機反復琢磨,逐個點開剪輯軟件的功能鍵摸索。
起初,王沛只是發(fā)布自己的生活照和跳舞視頻,不久就收獲首批粉絲。結合自己天蝎座的個性與對時尚的熱愛,王沛將賬號名從“愛跳舞的天蝎”改為“愛時尚的天蝎奶奶”,一下吸引了更多受眾。
“有朋友說我發(fā)型好看,讓我發(fā)個梳頭視頻?!蓖跖嬗谑亲尲胰藥兔ε臄z了一條發(fā)型教程。這條看似簡單的視頻,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——2000萬點擊量、61萬點贊,評論區(qū)滿是“奶奶的頭發(fā)怎么能梳得這么美”的驚嘆。
粉絲的喜愛點燃了王沛的熱情,她覺得渾身充滿了干勁。拍跳舞、拍生活、拍穿搭,在一次次嘗試中,逐漸掌握了“流量密碼”:豁達的心態(tài)、實用的穿搭,是可以跨越年齡的共鳴點。
“我的衣柜里沒有奢侈品,時尚跟錢沒關系,配對了顏色和款式,再便宜的衣服照樣出片?!?舉起自己50元買來的包,王沛笑道。
“畫面要好看,選擇的音樂也要和情緒適配?!?如今已是剪輯老手的王沛,向記者分享創(chuàng)作心得。最近,她也熟練用上了各種AI工具:“年紀越大,就越要不斷地學習,這樣腦筋才不會僵化?!?/p>
1997年第八屆全運會,她帶領湖北隊奪得花樣游泳雙人項目全國冠軍。(受訪者供圖)
這份對鏡頭和美的駕馭力,并非憑空而來。王沛從小學習舞蹈和體育,1983年成為湖北省花樣游泳隊領隊。她將自幼學習的舞蹈功底融入節(jié)目編排,并逐漸走上教練崗位,在國家隊任教10年。1997年第八屆全運會,她帶領湖北隊奪得花樣游泳雙人項目全國冠軍?!斑x音樂的功夫,就是當教練時給隊員編舞練出來的。”
“北漂”后把鏡頭對準家鄉(xiāng)
2023年,王沛的綜合粉絲數(shù)已經(jīng)突破了40萬,有公司邀請她開啟新挑戰(zhàn)——直播。王沛拿出“要么不做,要做就要最好”的較真勁兒,每場直播前都精心準備,還穿插朗誦、舞蹈才藝,直播間人氣持續(xù)高漲。
然而,“北漂”生活的另一面開始顯現(xiàn)——來回5小時的地鐵通勤、連續(xù)6小時的直播,高強度工作疊加漂泊感,讓古稀之年的她倍感疲憊:“這種生活脫離了我開設賬號的本質。”
今年4月,王沛拖著行李箱回到武漢?!疤稍诩依锎采系哪且豢?,感覺心里特別踏實。”
家鄉(xiāng)的巨變也令她驚喜,站在商場露臺,從武昌望向漢口,長江奔涌、兩岸高樓林立,“這是我的家鄉(xiāng),我要向更多網(wǎng)友展示她的美!”
如今,王沛把周更頻率固定在2至3條,還在籌備新的VLOG系列,將鏡頭對準自己健康、自律的生活。
“看了您的視頻,我再也不怕老了。”在評論區(qū),網(wǎng)友們道出了她受喜愛的核心原因。王沛說,比流量更珍貴的,是讓年輕人看見,老去也可以是件時髦的事。
這群“85后”爺爺奶奶玩轉互聯(lián)網(wǎng)
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楊文漪
6月23日,湖北武漢悅年華養(yǎng)老院,一群白發(fā)老人圍坐研讀劇本。開拍!一聲令下,老人們瞬間神采飛揚——這群平均年齡85歲的爺爺奶奶,正在互聯(lián)網(wǎng)上大放異彩:自編自演的生活短劇收獲千萬流量。
87歲的龍奶奶,已是游刃有余的沖浪高手。她的數(shù)字裝備堪稱專業(yè):平板看資訊,手機上跟著音樂軟件唱歌,電腦屏幕跳動著休閑游戲?!叭?,一個不能少?!彼ΨQ。
養(yǎng)老院的短劇拍攝,為這位“老網(wǎng)民”開啟了新天地。她借機解鎖了小紅書。每次養(yǎng)老院的新視頻出爐,家族群便化身熱鬧的“首映禮”現(xiàn)場:“這身亮色精神!”“下回試試那條黃色絲巾!”龍奶奶笑著說,這些源自短劇創(chuàng)作的視頻,成了跨越距離的親情連心橋。如今,龍奶奶不僅能在短視頻平臺熟練回看自己的作品,更會主動刷新鮮資訊?!澳贻p人能玩的我們也能玩,生活就是要讓自己開心!”
80歲的夏奶奶和86歲的吳爺爺,兩年前還對短視頻一片陌生,如今已是短劇組的臺柱子?!澳贻p人耐心教,我們一點點‘啃’下來?!毕哪棠陶f,從找開機鍵、學點屏幕,到理解點贊手勢,養(yǎng)老院的抖音課堂讓老兩口從零起步。
悅年華養(yǎng)老院“視頻拍攝小組”部分成員。(受訪者供圖)
養(yǎng)老院視頻拍攝小組成立后,拍視頻成了老兩口日常生活的新重心?!翱傋聊ブ鴮W點新花樣”,夏奶奶眼里閃著光,“學新舞步、記新歌詞、摳新動作,日子比過去有滋味多了!”不滿足于跟練,她還主動轉戰(zhàn)抖音海量教程庫,耐心篩選適合老年人的舞蹈?!对鹿庀碌镍P尾竹》等自學成才的節(jié)目,已成為養(yǎng)老院舞臺上的保留曲目。
“核心是讓老人玩出價值感!”養(yǎng)老院拍攝負責人點明初衷。團隊研發(fā)了“適老玩法”:記歌詞練腦力,動作一個個拆解。內容設計更是腦洞大開:防跌知識變身魔性說唱,經(jīng)典老歌搭配時尚手勢舞,網(wǎng)絡熱?!氨澈笄那脑挕币脖磺擅钪踩?。
玩的成效令人驚喜:從最初的幾人小分隊,壯大到20多人;從幾天磨一條視頻,進化到一小時產(chǎn)多條?!吧现艿摹斗奂t回憶》,20多位老人兩小時內輕松拿下多條素材?!痹撠撠熑私榻B,“現(xiàn)在大家在群里頭腦風暴,點子層出不窮,拍短視頻成了共同的‘事業(yè)’!”
拍視頻不僅讓老人們學習新技能,更找回了生活的錨點和與社會的“強鏈接”?!霸u論區(qū)天南地北的暖心問候,是大家每天最期待的‘禮物’?!币曨l發(fā)布后,老人們看評論、做回復,這扇“互動窗”讓他們真切感受到被關注、被需要、被愛的“頂流”體驗。“一句‘奶奶C位出道’‘爺爺帥炸了’,比啥鼓勵都帶勁!”
67歲退伍老兵 用快板收獲年輕粉絲
文/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黃潔如
“看看身邊這位大爺,那是該說的我說,不該說的——我也說!”
在武漢吉慶街四樓的一間房里,一位穿著長衫的老者逗得臺下爆發(fā)出哄笑。他就是67歲的李嵐,這位從戰(zhàn)場走出的老兵,把相聲舞臺當成新的“戰(zhàn)壕”,用快板敲出逗樂大家的“包袱”。
1958年出生的李嵐,14歲就拜入相聲門下,一練就是6年。20歲入伍,次年2月便奔赴對越自衛(wèi)反擊戰(zhàn)的戰(zhàn)場。硝煙中,他把竹板收進背包最深處。這一收,就是40余年。
退役后,李嵐輾轉于工廠、機關,結婚生子,唯獨沒再碰過相聲?!澳切┠晷睦镱^總惦記著相聲,像欠了筆債。”
2021年,63歲的李嵐經(jīng)朋友介紹走進武漢天樂社,自此開啟非典型退休生活?!暗谝淮紊吓_還很緊張,離開太久了?!钡_下年輕觀眾的笑聲讓他詫異更驚喜——原以為聽相聲是中老年人的消遣,沒想到“90后”“00后”的觀眾竟還不少。
李嵐上臺前整理梳妝。(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黃潔如 攝)
14歲的陳陳是天樂社的鐵桿粉絲,看到舞臺上精神矍鑠的李嵐,陳陳尤為敬佩?!皼]想到60多歲的爺爺,講起相聲這么專業(yè)!”少年眼中滿是崇拜。除了李嵐,他還喜歡另一位“60后”班主徐永剛,“班主是郭德綱的師兄,他講的西游記相聲,我特別愛聽?!?/p>
23歲的天樂社學員張善超,總在最后一排默默看李嵐表演?!翱吹剿@把歲數(shù)還在說相聲,我覺得這是一件特別美好的事情,如果說班主是我們的藝術目標,那李嵐大爺就是我們的人生目標!”張善超激動地說。
如今,在天樂社的團隊中,總共有3位“60后”的“銀發(fā)笑匠”。他們既保留“說學逗唱”的底子,又主動融入“擺爛”“內卷”“凡爾賽”等網(wǎng)絡熱詞?!案⒆觽兞奶欤胖浪麄冋f的‘躺平’背后是啥滋味,放進相聲里,就不是簡單調侃,是理解?!崩顛拐f,這種跨越代溝的共情,可能是相聲越來越受年輕人喜歡的原因。
李嵐坦言,雖然自己記詞的速度比不上年輕人,但通過多讀多背多寫,依然能保持良好的狀態(tài)?!拔冶韧g人反應快多了,而且相比他們退休在家,我在這兒天天都能見到年輕人?!?/p>
他的作息比許多年輕人更緊湊:每天上午9點起床,下午1點到社里,先與搭檔切磋乒乓球,再琢磨新段子,直到深夜十點半才乘地鐵回家?!拔疫@‘老年特種兵’的生活,全靠年輕當兵時練出的身子骨!”
對李嵐來說,退休后的相聲舞臺不僅讓他找到了新的人生價值,也收獲了滿滿的快樂?!敖?jīng)歷過戰(zhàn)場的人,除了生死,其他都是小事?!彼3P牢康卣f,“能笑著生活,就是最大的幸運?!?/p>
詳見6月25日湖北日報八版>>
Copyright ? 2001-2025 湖北荊楚網(wǎng)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-
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(jīng)營許可證 鄂B2-20231273 -
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(jīng)營許可證(鄂)字第00011號
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1706144 -
互聯(lián)網(wǎng)出版許可證 (鄂)字3號 -
營業(yè)執(zhí)照
鄂ICP備 13000573號-1 鄂公網(wǎng)安備 42010602000206號
版權為 荊楚網(wǎng) www.cnhubei.com 所有 未經(jīng)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