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北京7月1日電 (記者 孫自法)國際著名學術期刊《自然》最新發(fā)表關于“下一代宇宙原子鐘”的一篇物理學研究論文稱,第一個在宇宙中運行的離子阱原子鐘性能勝過現有的其他宇宙鐘。其性能水平表明,這一技術可用于實現深空探測器近乎實時的導航。
目前,在宇宙中使用的原子鐘依靠密閉在一個盒子里的原子作為鐘的計量。原子與盒壁的碰撞,阻礙了這種鐘的長期穩(wěn)定性,而離子阱原子鐘可以克服這種效應,因為其帶電荷原子是通過電磁“囚禁”的,從而消除了碰撞。
2019年,一個名為“深空原子鐘”的離子阱原子鐘,由美國宇航局(NASA)發(fā)射到近地軌道。
論文通訊作者、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艾瑞克·布爾特(Eric Burt)和同事研究分析“深空原子鐘”在太空運行第一年的數據表明,盡管在測試開始沒多久的時候出現一個錯誤,但“深空原子鐘”短期和長期穩(wěn)定性仍然超越現有宇宙鐘近10倍。同時,輻射、溫度和磁場似乎并未對其效能造成限制,使其適用于在宇宙極端環(huán)境下運行。
“深空原子鐘”預期可使用3-5年,不過,論文作者指出,研究人員已經完成改進工作,可將其使用年限拓展到10年以上。他們認為,對離子阱原子鐘這項技術的后續(xù)試驗和開發(fā),將開辟在深空探測單向導航領域的應用。(完)
Copyright ? 2001-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營業(yè)執(zhí)照 - 增值電信業(yè)務許可證 - 互聯網出版機構 - 網絡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-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許可證
版權為 荊楚網 www.cnhubei.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