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“中華八千年文明史”口述傳承在北京啟動。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姬英明,通過翔實的文化傳承、民間遺跡、考古發(fā)現(xiàn)、古籍記載,梳理了中華八千年文明史的支持和印證,向眾人介紹了他所掌握的明確存在的中華八千年文明史體系。姬英明將赴中華八千年文明的起源地——大地灣遺址,現(xiàn)場為大家介紹中華文明八千年的考古實證和相關古跡實證。
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姬英明
“在文明發(fā)源地講文明,在歷史發(fā)生地講歷史“一直是姬英明的理想。為了更直觀、更直接宣講中華八千年文明史存在的考古證據,姬英明將首先奔赴大地灣遺址博物館,向大家介紹大地灣遺址博物館館藏文物,以及周邊歷史古跡。
據介紹,大地灣遺址是我國一處新石器時代的重要聚落遺址。遺址位于清水河與閻家溝小溪和麻家溝村交匯處的二、三級臺地及長蟲梁的緩山坡上,總面積275萬平方米。遺址面臨河川,背依山地,東南兩側分別以溪流和沖溝為天然屏障,為典型的黃土梁峁地貌。北面的清水河是葫蘆河的支流,水面平緩,北岸臺地略窄且山勢較陡,土壤多為瘠薄的紅質土,南岸階地較寬大,地理位置優(yōu)越,所以大地灣先民擇南岸而居。
聚落主體坐落于背山面河的山坡上,兩側以溝壑為天然屏障,中部以大型原始宮殿式建筑為公共活動中心,周圍分布著排列有序的聚落,大型宮殿式房址的出現(xiàn)預示著文明的來臨。遍布大地灣溝壑梁峁間的遺跡遺物,濃縮了3000年間原始先民的生產生活,蘊含著他們飛揚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藝,講述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不懈追求,見證了他們走出蒙昧迎接文明的艱辛歷程。
大地灣遺址附近,有女媧洞、女媧祠、女媧廟, 有伏羲畫卦的卦臺山。
姬英明認為,中華文明史的傳承從古籍上也可以找到出處:《尚書》是“記言體”,《國語》是“記事體”,《春秋左傳》是“編年體”,并且《逸周書》應該是最古老的“編年體”。另外,《呂氏春秋》是“廣雜體”,《史記》是“紀傳體”。
姬英明將要分別行走的考古遺址為:大地灣遺址、西安半坡遺址、石卯古城遺址、紅山文化遺址、良渚文化遺址、三星堆遺址等。
Copyright ? 2001-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營業(yè)執(zhí)照 - 增值電信業(yè)務許可證 - 互聯(lián)網出版機構 - 網絡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-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許可證
版權為 荊楚網 www.cnhubei.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