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(wǎng)1月26日電(魏姮) 北方的冬日,總是攜著凜冽,呼嘯而至?;熘鴥鐾恋奈⑽駳?,鉆進鼻腔,冷得清醒。雪花如同飛舞的精靈,紛紛揚揚地飄落,一條干凈的水泥路上,鋪上了一層潔白的銀裝,道路的盡頭是唐山市豐潤區(qū)沙流河鎮(zhèn)的皇親莊村,離唐山北站只有半小時車程,一條蜿蜒的鐵路線從村子旁邊穿過,經停一個不起眼的小站——富莊子站。59歲的張濤,就是富莊子站警務區(qū)的駐站民警。
盡管列車數(shù)量增多,但和客運車站人來人往的熱鬧不同,張濤駐守的這個小站沒有客運業(yè)務,異常清冷,只有時不時呼嘯而過的列車打破寂靜,烘托著春運的氛圍。春運期間,整理完警務區(qū),張濤開始了一天的工作。他穿好警服、壓了壓警帽的帽檐,跨上電動車,向著線路出發(fā)。路基、路塹、橋涵、護網(wǎng),九公里的線路巡視一圈,再與護路保安交談幾句,心里就特別踏實。大部分需要巡查的區(qū)域,車過不去,還有的在荒郊野外,連路都沒有,只能自己用腳步蹚出小道。即便是寒冬臘月,一趟下來也已汗流浹背。晴天一腿土、雨天半腿泥,常常是巡線民警的真實寫照。雖然年紀已大,但他的背影卻并不佝僂,身上的精氣神讓村民們看了也覺得神清氣爽。
巡線回來后,張濤總喜歡跟村民們聊聊天。他性格溫柔敦厚,沒有距離感,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。大家見到他,也會熱情的打招呼,聊幾句家常。宣傳是線路民警工作的重要部分,從到富莊子警務區(qū)的那一天,張濤就一所又一所學校的講解、挨家又挨戶的宣傳,一趟又一趟的跑到社區(qū)對接工作。遇到青少年,停下來聊幾句,講講安全知識;遇到鄉(xiāng)里村民,他也會進家坐坐,聊聊家里困難;遇到在農忙的老人,也要搭一把手,幫著一起忙活……五十多歲的人了,總也閑不住,跟年輕人一樣干勁滿滿。有時候,村民們不方便到城里買藥,他就幫著去藥店買,有需要捎帶的物品,他也一起買回來。時間長了,張濤和村民們關系越來越融洽,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。張濤在收拾自己的菜園子時,村民們也幫著一起收拾,或者互相分享一些新鮮蔬菜。張濤做飯用的電飯煲壞了,村民就把自己家的鍋借給他用。三年來,靠著為老百姓服務的責任感,張濤與沿線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,也推動了鐵路沿線安全措施落到實處。
今年是張濤從警以來的第30個春運,也將是他最后一個春運。這些年,他的年華隨著一班班列車流走,回想曾經的從警歲月,張濤格外感慨。
“這里有留下我足跡的鐵路線、用心建立的警民情,也有令我心安的列車順暢疾馳而過的聲音……”
1982年,16歲的張濤成為了一名唐山建筑段的職工。但他從小心中就有一個警察夢,看著身著筆挺制服的警察,眼睛里滿是羨慕和憧憬。12年后,28歲的張濤終于實現(xiàn)了自己的夢想,成為天津鐵路公安處的一名民警,到如今,他已經從警30年。
最初,張濤被分配至馬柳站派出所,擔任執(zhí)勤民警,三年后被調至豐潤站負責貨運安保工作。經過幾年的發(fā)展,豐潤站改名為唐山北站。他也從執(zhí)勤民警成長為一名警長,并因為業(yè)務能力突出被抽調至治安組,參與案件偵破工作。有一年春運,唐山北站貨場發(fā)生一起盜竊案,上萬元的銅線被盜。張濤作為專案組成員參與了此次案件的偵查,為了查控嫌疑人,他和同事們在貨場連續(xù)多日蹲守。寒冷的冬天里,枯草瑟瑟的在寒風中抖動著,肆虐的風吹打在臉上,像針扎一樣生疼。終于在第三天凌晨,犯罪嫌疑人出現(xiàn)了。天還未亮,整個貨場沉寂在一片黑暗中,兩名鬼鬼祟祟的男子悄悄靠近了貨場,用工具熟練地撬開了門鎖,偷溜進去。等兩人抬著贓物出來時,被張濤等人抓了個正著。最終,兩名盜竊案嫌疑人受到了法律處罰。
大大小小的案件,張濤經歷了很多,也成長了很多。他常常不顧白天黑夜,前往案發(fā)現(xiàn)場蹲坑蹲點、查找線索,或者一頭扎進案卷材料,在詢問筆錄中探尋蛛絲馬跡。每一起案件辦結后,都會第一時間進行自我“復盤”,總結經驗,查找不足,很快成為治安組辦案民警里的行家里手。
隨后的幾年,由于工作需要,張濤先后前往銀城鋪和狼窩鋪駐站,又在唐山北站派出所指揮室工作了整整8年。每一次崗位的變動,都是他成長進步的階梯,懷著“本領恐慌”的心態(tài),主動學習、勤學善思、苦練本領。在指揮室的崗位上,他再次從零學起,一步一個腳印,接處警情、指揮調度、撰寫信息、上傳下達,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,將新知識、新技能在實戰(zhàn)中融會貫通。一次,正在值班的張濤接到群眾報警求助的電話,稱一名老人在鐵路附近走失,家里人非常著急,請求警方幫助查找。了解情況后,張濤一邊安撫家屬的情緒,一邊將情況通報執(zhí)勤隊和線路民警。大家兵分兩路,前往線路尋找,很快找到了老人。張濤連忙將情況通報給家屬,請他們盡快來接老人回家。等待期間,他遞給老人一杯熱水,詢問老人家中的情況。沒想到,老人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,在外面散心時想起了去世的親人,卻忘記了回家的路。面對情緒激動的老人,張濤耐心地陪老人聊天,疏導他的情緒,給他提供了很多解決辦法。慢慢地老人的情緒穩(wěn)定了下來,家屬也趕到了。臨走時,老人不好意思地拉著張濤的手說:“今天給你們添麻煩了,辛苦啦!”像這樣的“勸導”工作時常發(fā)生,張濤總是多給予一份溫暖與理解,讓他們有一份走下去的力量和勇氣。
除了指揮室的工作,他還要時刻做好執(zhí)勤巡邏的準備,晚上也要通宵達旦,半夜出警是常事。無論是旅客糾紛、打架斗毆等治安類警情,還是旅客問詢、老人走失等求助類警情,張濤事無巨細、耐心體貼,有條不紊地處置每一起警情。他常說:“無論在什么崗位,都是為了老百姓的平安,咱們不能辜負他們的信任?!边@份深植于心的為民情懷贏得了旅客和同事們的贊許。
幾年前,張濤得過一次腦出血,健康狀況大不如前。所領導想把他安排到一個相對輕松的崗位。張濤考慮了很久,決定去富莊子警務區(qū)駐站?!拔蚁矚g跟老百姓打交道,也喜歡線路工作,我們那個年代的鐵路警察,對火車和鐵軌都是有情懷的。”于是,他打包好行李,去了富莊子警務區(qū),一待就是三年。
初到富莊子警務區(qū)時,這里的條件非常差,只有一間四處透風的小平房,沒有做飯的地方,甚至連桌椅板凳都非常簡陋。地面是青磚,潮極了,泛著“久遠”的味道,地氣一股股浮上來。張濤挽起袖子,準備大干一場,對警務區(qū)進行了簡單的改造。短短幾個月的時間,廚房有了,菜園子也建起來了。從此,線路巡視、走家串戶、護路宣傳就成了張濤的工作日常。
每天早晨起床,張濤把警務區(qū)打掃的一塵不染,臺賬分類歸檔,條理清晰、一目了然,就連屋外空地上的落葉和枯枝也被清理的干干凈凈,這里儼然成為了他的第二個“家”。
每年春運,都是富莊子警務區(qū)最忙碌的季節(jié)。今年春運前,張濤已經走訪了一遍學校和村莊,也與相關鐵路部門進行了交流對接。結合往年易發(fā)的線路隱患,他比往常更加嚴格,為自己定下了“不落一天、不漏一處”的工作標準,巡、看、查、問……一個不落,堅持每日巡查巡視,逐米逐段排查隱患,灑下的汗水浸染了鐵路線上的每一塊道砟。今年,他擴大了法律常識宣傳范圍,將轄區(qū)外的幾所學校也囊括了進來,作為沿線法制安全教育宣傳的重點。村莊里、講臺上,張濤耐心的把每年重復的安全常識再念叨一遍,再囑咐一聲,盡全力爭取著群眾的支持配合。在他的努力下,警務區(qū)工作得到了沿線村民的理解和支持,紛紛自覺地加入到愛路護路工作中,成為警務區(qū)的巡防“千里眼”和宣傳“大喇叭”。
傍晚,是警務區(qū)短暫的清閑時光。忙碌了一天,張濤獨坐在屋前的陽臺上,夕陽的光輝籠罩著細紗。他望著警務區(qū)前飛馳而過的趟趟列車,滿眼盡是不舍地說:“還有幾個月就要退休了,我要站好這最后一班崗,向我的青春和夢想致敬!”
Copyright ? 2001-2025 湖北荊楚網(wǎng)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營業(yè)執(zhí)照 - 增值電信業(yè)務許可證 - 互聯(lián)網(wǎng)出版機構 - 網(wǎng)絡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-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許可證
版權為 荊楚網(wǎng) www.cnhubei.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