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條大運河,半部華夏史。今年是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。十年來,大運河文化帶、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(guī)劃等重大部署深入實施,大運河展現(xiàn)出勃勃生機。
6月22日,由中央網信辦、國家文物局、人民日報社、江蘇省委網信委聯(lián)合主辦的“何以中國·運載千秋”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江蘇揚州啟動?;顒友埼牟?、歷史、水利、戲曲、文學等領域的中外嘉賓,講述他們與運河之間的故事,展現(xiàn)大運河源遠流長的歷史變遷與新時代運河的嶄新風貌,揭示大運河所蘊含的中華文明精神密碼。
被稱為“百戲之祖”的昆曲,在運河沿岸城市不斷交流、碰撞和融合,經歷了從昆山腔大盛到南北腔合調的歷史?!袄デ恼Q生與大運河是密不可分的?!睆男≡谶\河邊長大的國家一級演員、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單雯,每每提到大運河都倍感親切,“作為運河文化的一部分,昆曲的發(fā)展過程折射了大運河對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滋養(yǎng),就像昆曲‘水磨腔’,所有腔體都是圓潤的,像運河水一樣婉轉細膩?!?/p>
Copyright ? 2001-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營業(yè)執(zhí)照 - 增值電信業(yè)務許可證 - 互聯(lián)網出版機構 - 網絡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-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許可證
版權為 荊楚網 www.cnhubei.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