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(wǎng)北京5月14日電 豆瓣開分8.5,《我的阿勒泰》成為5月的高分影視劇,截至目前,評分已經(jīng)漲到了8.7。
《我的阿勒泰》改編自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集,和原作不同的是,劇里的很多人物都是導演的重新設置。例如于適飾演的巴太,原型是導演在八卦小城遇到的一位獸醫(yī),名字來源于在富蘊縣遇到的硬漢司機,最后結合于適身上的孩子氣,創(chuàng)作出了這個角色。
和其他一些改編劇引發(fā)的書粉、劇粉意見相左,鬧到劍拔弩張不同,《我的阿勒泰》卻得到了許多劇粉和書粉的一致認可。
有意思的是,之前由小說改編而來的《繁花》也曾在社交平臺賺足討論度,它們的成功也讓人們看到:純文學改編,可以走得更遠。
文化+創(chuàng)新=好評
由于體裁特性,散文的戲劇沖突往往明顯弱于小說,寫法靈活多樣,講究“形散神不散”,而很多優(yōu)秀的散文,也往往具備難以復制的神韻。
有人認為,《我的阿勒泰》從原著中選擇了影視化所需的元素,保留了比較核心的人物,延續(xù)了原作的清新、幽默等特點,同時增加了巴太等原創(chuàng)性的角色,讓內容更加豐滿。
“富有電影質感”,是很多觀眾對這部“迷你劇”鏡頭語言的評價。
戈壁灘、草地、成群的牛羊……無論遠景還是近景,很多畫面的清新感和原著散文的氣質十分接近,都展現(xiàn)出大自然原生態(tài)的生命張力,隨手一截,可能就是一幀不錯的壁紙。
至于具體情節(jié)走向上,在明確點出母女親情的同時,《我的阿勒泰》既體現(xiàn)了李文秀的成長經(jīng)歷,也展示了代際沖突等話題,基本完整講述了一個故事。
不過,也正是對原著的大幅度改動,導致有觀點認為,這已經(jīng)算是“魔改”了,相比起原作,劇改得有些面目全非,比如增加了李文秀和巴太的感情線之類。
同時也有觀點反駁道,加入感情線可以讓故事敘述更加流暢,也并不俗氣,隨著故事推進,雙方都在成長。
實際上,如果一部影視劇能夠在原著的基礎之上,抓住其精神內核,并給出新穎、合理的影視化闡釋方法,那么,這樣的改編并不能算是“魔改”,而是一種大膽的嘗試,值得鼓勵。
人物更能令人共情
《我的阿勒泰》以漢族少女李文秀和母親張鳳俠的生活軌跡為主線,講述故事。李文秀生長在新疆阿勒泰地區(qū),張鳳俠開小賣部,日子有時候過得跌跌撞撞,但也很有滋味。
這部電視劇能火,其實也算有跡可循。
首先來看故事節(jié)奏?!段业陌⒗仗分挥?集,帶著點輕喜劇的風格,內容緊湊不拖沓。拖著行李的李文秀問路無果,卻在驚慌失措中,意外碰到了正拉著一群人“看電視”的張鳳俠。
此外,人物塑造是決定影視劇口碑的另一個關鍵因素?!段业陌⒗仗分?,無論是巴太、李文秀,還是張鳳俠、托肯等等,有的出場次數(shù)也不算多,但卻體現(xiàn)出了鮮明的個性。
譬如被網(wǎng)友戲稱為“夢中情媽”的張鳳俠,很有想法,重要的是從來不會精神內耗,也不會掃孩子的興。當床塌了,她眼睛都懶得多睜開一秒,“又不是天塌了,還能影響我睡覺?”
奶奶不小心走丟,就連很多觀眾都以為,李文秀可能即將迎來暴風驟雨般地責罵,張鳳俠卻非常淡定地說奶奶太老了,走不遠,然后搖著小旗子,成功把奶奶哄了回來。
當女兒為踏雪的死自責時,她忙著寬慰,說那是個意外,“不是你的錯,知道嗎?”
話不多,卻很微妙地傳遞出的一種松弛感和治愈感,那種心靈上的自洽和無拘無束,其實也是很多人現(xiàn)實中所追求的。難怪有人感嘆,“張鳳俠,好美麗的精神狀態(tài)?!?/p>
所以,《我的阿勒泰》告訴我們,當文化和創(chuàng)新交織,當優(yōu)質文學作品遇到恰切的改編,最終才有可能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。
Copyright ? 2001-2025 湖北荊楚網(wǎng)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營業(yè)執(zhí)照 - 增值電信業(yè)務許可證 - 互聯(lián)網(wǎng)出版機構 - 網(wǎng)絡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-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許可證
版權為 荊楚網(wǎng) www.cnhubei.com 所有 未經(jīng)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