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李主任,又在忙啊?!?0月31日一大早,恩施大峽谷風景區(qū)管理處前山村村委會人頭攢動,村民黃暢禮和王先才趕來參加技能培訓,熟絡地與李純杰打招呼。李純杰照例一件黑夾克、戴著袖套,笑呵呵地給他們倒茶,隨口問起他們家里的近況。3年來,他已經和村民打成一片,村容村貌也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補齊水短板、修通扶貧路落實惠民策、發(fā)展種養(yǎng)業(yè)……
這個平均海拔1800米的深度貧困村
2019年底已有409戶1328人脫貧出列
今年57歲的李純杰
同“尖刀班”隊員一道
甘做“螺絲釘”
緊緊鑲在大山深處
心系群眾,甘于奉獻
圖為:召開村民會
“車頭快跑”帶隊伍
走進村民李正愛家的廚房,清澈的自來水正順著水管汩汩流出。在99個小水窖全部竣工注水后,村里210戶769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得到解決。
這是2018年2月李純杰和村干部冒著零下10℃嚴寒尋覓水源的成果。
一根拐棍、一雙膠靴,這是村民和“尖刀班”成員對李純杰最深刻的印象。李純杰總是這樣一身“工裝”,從泥巴路走到水泥路,頂風冒雪,從未停下腳步。
2015年至今,李純杰作為恩施市人大常委會機關下沉干部,先后到三岔鎮(zhèn)陽天坪村、三元壩村和恩施大峽谷風景區(qū)管理處高臺村、前山村駐村扶貧。
每一次都是主動請纓,每一次都越走越偏遠。有著20多年黨齡的李純杰,舍下臥病在床的父親、體弱的妻子,放下對兒子的陪伴,一頭扎進深山里。
干群關系不融洽,如何溝通協(xié)調?同去扶貧的年輕干部缺乏農村工作經驗,如何開展工作?高寒地區(qū)條件惡劣,如何帶領百姓脫貧致富?初到前山村,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個又一個難題。
李純杰下定決心,要先帶出一支能辦事辦實事的工作隊伍。
村紀檢委員王穩(wěn)還記得,第一天到村,李純杰就召集大家開會,了解村情、討論今后的扶貧工作計劃、研究當下工作的重難點。李純杰像個溫和的大家長,告訴他們“不要怕,好好干”。深秋的前山村寒意侵骨,在李純杰鼓勵下,“尖刀班”隊員們的心卻暖意融融、充滿干勁。
在“尖刀班”隊員譚曾米的印象中,李純杰既嚴厲又溫和,工作上說一不二,生活中如師如父。剛到村委會時沒有食堂,李純杰就特意從城區(qū)買好蔬菜、鮮肉帶去村里,擼起袖子下廚做飯。在他的影響下,駐村“尖刀班”就像個大家庭,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,帶著貧困戶“闖”出一條小康路。
“頭雁領飛”強作風
1984年參加工作、在鄉(xiāng)鎮(zhèn)擔任10多年武裝部長的李純杰,做起事來作風硬朗、雷厲風行。
前山村屬高寒地區(qū),平均海拔1800米,自然條件惡劣,基礎設施落后,交通不便是阻礙發(fā)展的最大瓶頸。
他2017年到村時,村里只有一條水泥主路。于是,他建議把路擴寬到6米。大家說干就干,多次召開屋場會,上門做工作,最后沿線群眾不要一分補償只等開工。
可寒冬臘月施工不易,工程隊始終沒來。“是不是在誆我們?”村民急了,跑來村里要說法。
李純杰也急了——這耽誤的不是工期,是老百姓的心意和脫貧進程。他多次聯(lián)系恩施市交通運輸局,請求年前進場動工。
在他的爭取下,工程于2018年1月動工。一年后,一條寬6米、長9200余米、連接200多戶貧困戶的村主干道完工。經營蔬菜專業(yè)合作社的村民鄧祥文連連道謝:“我們合作社每年有700多噸菜運到武漢賣,公路修通后,一年少了10多萬元支出?!?/p>
2019年,“尖刀班”又申報了31.84公里的公路硬化項目。高海拔地區(qū)、施工時間短、原材料緊張……種種難題擺在面前,李純杰隨駐片干部一道,在全村19個村民小組逐個召開屋場會,打響了交通扶貧攻堅戰(zhàn)。
他對年輕干部劉幫義說:“屋場會上肯定有爭論,但當干部就要受得氣。要反復做工作,讓老百姓明白修路是為了造福子孫后代,是自己的事情?!?/p>
拉家常、講政策,交心談心、傾聽意見,矛盾逐漸化解,最終從申報到完成公路硬化任務只用了5個月。如今的前山村已有29.87公里硬化路和23.4公里砂石路,村民真正得到實惠。
圖為:李純杰(左)到村民家中走訪
“繡花功夫”解民憂
“大清早,他就來了!”提起年初見到李純杰的情形,村民王先才有些激動,“穿著一雙高筒雨靴,拄著一根拐棍……雖然戴著口罩,但是隔老遠我就認出他了。”
王先才的兒子年底從武漢返回,屬于疫情防控重點關注對象。2月7日8時許,前山村大霧彌漫,李純杰和村醫(yī)一同出現(xiàn)在他家門口時,一家人頓時吃下了“定心丸”。
從身體健康狀況到生活物資儲備,李純杰一一過問,還到地里查看煙葉長勢。王先才感慨:“感動!他不怕風雪,不怕傳染,太難得了!”
疫情防控期間,前山村居家觀察對象一度達30多人,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。李純杰同村醫(yī)、“尖刀班”戰(zhàn)友們頂風冒雪踏冰而行,為居家觀察對象測量體溫、發(fā)放防疫宣傳單、講解防疫知識、配送生活物資……平均每天駕車里程不低于60公里。
3月初,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,村民們開始春耕,田間地頭總能看到李純杰的身影。
“我屋里種的蘿卜生病了,他比我還先曉得,幫我聯(lián)系專家、查資料、治蟲害……每隔幾天就來觀察長勢,也不進屋坐,負責!”提起李純杰,村民黃暢禮豎起大拇指。
一趟趟奔走、一次次溝通、一樁樁調解……一年又一年,李純杰始終堅守在戰(zhàn)貧、戰(zhàn)“疫”、戰(zhàn)洪一線。談起這些年的基層經歷,他笑著說:“我不辛苦,最辛苦的是我的拐棍和膠靴!”
風里來,雨里去,李純杰用磨光的拐棍和一雙雙破爛的膠靴,深刻地詮釋著扎根基層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的光榮與崇高。
Copyright ? 2001-2025 湖北荊楚網(wǎng)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營業(yè)執(zhí)照 - 增值電信業(yè)務許可證 - 互聯(lián)網(wǎng)出版機構 - 網(wǎng)絡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-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許可證
版權為 荊楚網(wǎng) www.cnhubei.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