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教育問題一直深受家庭重視。而各項教育政策的出臺,則直接牽動了家長們的神經(jīng)。但有人卻故意利用家長們的這份關注,將培訓廣告包裝在所謂“教育資訊”中,進行誤導式營銷。
2019年2月27日,教育部發(fā)布《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網(wǎng)絡安全工作要點》,其中提到了“推動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,逐步推廣編程教育”。而到了2020年,類似《教育部緊急通知:開學在即,將有大改革!中小學生最倒霉,家長越早知道越好!》這樣的文章大量出現(xiàn),其目的其實是兜售編程課程。
營銷號文章截圖
這批文章惡意歪解相關政策,抹煞編程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發(fā)展初衷,以“中小學生最倒霉”等字句吸引家長關注,制造群體恐慌,企圖合理化教育政策與購買課程之間的因果關系,以此達到營銷教育機構編程課程的目的。
類似的還有《XX家長請注意:高考取消二三本,家長越早知道越好!》。這批文章惡意曲解國務院印發(fā)的《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》,杜撰出“高考卷面字數(shù)已經(jīng)從原來的7000字到10000字”的內容,目的其實為兜售閱讀課程……
教育機構對盈利的渴求,加上無所不用其極的營銷手段,導致教育制度改革與家庭對教育的關注被無情利用。此類行為必須被杜絕。除了依靠監(jiān)管部門的嚴格管控,家長們也需提高自身的甄別能力。
首先,教育政策相關內容,必須從國務院、教育部、當?shù)亟逃块T等相關部門的官方賬號獲取;教育類新聞通過權威媒體獲??;對不確信的內容要進行搜索查證。決不能隨便看到一篇公眾號文章,就止步于此,不做深入了解。越是在關注的問題上,越要保持理智,不能被輕易煽動情緒,盲聽盲信,中了營銷號的圈套。
其次,不熟悉的校外課程,有無學習的必要,多咨詢學校和老師。切忌一時心急就為孩子報名,以免花了冤枉錢,還浪費了孩子的寶貴時間。
“可憐天下父母心”的同時,也請家長們學會更好地保護自己。沉著理智的家長,是孩子堅實的后盾。
Copyright ? 2001-2025 湖北荊楚網(wǎng)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營業(yè)執(zhí)照 - 增值電信業(yè)務許可證 - 互聯(lián)網(wǎng)出版機構 - 網(wǎng)絡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-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許可證
版權為 荊楚網(wǎng) www.cnhubei.com 所有 未經(jīng)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