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賢珍(左二)、熊冬芝(左三)、劉文玲(右一)現(xiàn)場為進出人員測量體溫。 史強 攝
武漢晚報訊 早上太陽曬、下午“烤紅薯”、晚上蚊子叮,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,漢陽區(qū)琴斷口街匯福園社區(qū)的13名居民志愿者仍然冒著酷暑堅守在社區(qū)疫情防控一線,用自己的汗水和犧牲守護居民的平安。他們說:“為街坊服務,這個汗流得爽!”
8月3日下午3時,記者來到匯福園社區(qū)C區(qū),3位志愿者正在大門口值班,無論是進出的車輛還是人員,她們都要求對方檢測體溫,一絲不茍。
匯福園社區(qū)是個老社區(qū),由6個老小區(qū)組成,6個出入口都由居民志愿者配合自治物業(yè)進行值守,其中C區(qū)進出口車流量和人流量最大,“這里有2000多居民、300多臺機動車,值守壓力非常大。”社區(qū)相關負責人介紹。
隨著復工復產推進,負責值守的年輕人都陸續(xù)返回工作崗位。5月16日,社區(qū)開始募集新的志愿者接棒值守,劉文玲、熊冬芝、曹賢珍等13名居民報名參戰(zhàn),她們三人負責搭班值守C區(qū)。
65歲的劉文玲是老黨員,因為每天下午要給兒子做飯,她就抽出早上的時間值班。早上她買完菜后就急匆匆趕到小區(qū)門口,有時候早飯都來不及吃,老伴就送飯到崗位上。太陽太大或者雨很大的時候,她就一手打傘一手拿測溫槍。
70歲的熊冬芝每天下午2時開始值班,這是一天中最熱的時段,“一會兒身上就都汗?jié)窳耍刻熘蛋嘀型疽丶覔Q兩身衣服,”熊冬芝說,她隨身帶著降火的菊花茶,裝滿一杯重一斤,一個班次下來要續(xù)兩次水。
“我獨居,時間充裕,所以我主動要求值夜班?!?8歲的曹賢珍也是一名老黨員,下午6時值守到晚上10時。蚊子多是晚上最大的困難,“一巴掌下去能拍死四五只”。除了一把扇子不離手外,她每天上崗前都要將身體裸露處“刷”上半瓶左右花露水,“我只買大瓶裝的,一瓶只能用3次左右?!?/p>
雖然條件艱苦,但三人和其他志愿者一樣風雨無阻,她們的付出也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。小區(qū)居民主動配合進出測溫,還給她們送水送冷飲,“看到大家的笑容,再熱的天也都不是事了?!比诵χf。
史強 汪麗娜
Copyright ? 2001-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營業(yè)執(zhí)照 - 增值電信業(yè)務許可證 - 互聯(lián)網出版機構 - 網絡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-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許可證
版權為 荊楚網 www.cnhubei.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